专利摘要:
於觸控面板中,將保護單元、觸控感應單元以及面板單元先以水膠彼此貼合成為一面板構件,且保護單元、觸控感應單元以及面板單元的側面形成一凹陷區。利用一組立框體延伸於該凹陷區以及包覆在背光模組側面以及底面,以將背光模組與面板構件組合起來。如此一來可省卻將背光模組與面板單元固定在一起的遮框膠帶以及鎖附螺絲的成本,同時水膠貼合程序皆在玻璃元件上進行,可有效增加水膠貼合的良率以及避免水膠滲入背光模組的問題。
公开号:TW201305656A
申请号:TW100125940
申请日:2011-07-22
公开日:2013-02-01
发明作者:Hsin-Fu Huang;Yu-Kai Huang
申请人:Hannstar Display Corp;
IPC主号:G06F1-00
专利说明:
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觸控面板,尤指一種以框體嵌合組立背光模組以及面板構件的觸控面板。
在現今各類型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行動電話(mobile 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與影音播放器等可攜式電子產品已廣泛地使用觸控面板(touch panel),作為人機資料的溝通介面,藉此節省電子產品的體積。其中在傳統的觸控式面板模組的組裝過程中,首先將觸控玻璃(cover lens)與觸控感應單元(sensor)以水膠貼合完成第一道水膠貼合程序後,再與已組裝完成的面板模組中的面板單元(cell)進行第二道水膠貼合的程序。
在面板模組的組裝過程中,由於需要固定面板單元以及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在面板單元以及背光模組的四周必須先行貼覆遮框膠帶以及鎖附螺絲,接著固定後的面板模組再與觸控面板模組進行水膠貼合。然而這樣的組裝過程不僅步驟繁複、在面板模組階段所需用到的遮框膠帶以及大量的鎖附螺絲也增加了整個模組的重量以及成本。接著在進行觸控感應單元與面板單元之間的第二道水膠貼合程序時,也很容易產生氣泡、缺膠或水膠滲透進背光模組等問題,甚至目前的不良率常高達30%以上,嚴重影響水膠製程的能力。
為了解決上述組裝程序所造成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包含有一保護單元、一觸控感應單元、一面板單元、一背光模組以及一組立框體。該觸控感應單元與該保護單元以水膠貼合,該面板單元與該觸控感應單元中相對該保護單元之另一側以水膠貼合。該保護單元、該觸控感應單元以及該面板單元形成一面板構件,其中該觸控感應單元的側面相對該面板單元以及該保護單元形成一凹陷區。該背光模組設置於該面板單元相對該觸控感應單元之另一側。該組立框體具有一第一臂部以及一第二臂部,該第一臂部延伸於該凹陷區,該組立框體藉由該第一臂部及該第二臂部包覆住該背光模組和該面板單元之至少一部份,使該組立框體固定該背光模組以及該面板構件。
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面板,在設計上可以使用雙向嵌合或多數嵌合的方式達到固定的效果,同時大大提升水膠製程的能力、有效降低第二道水膠貼合的不良率,同時在不需使用遮框膠帶以及過多的鎖附螺絲的情況下,更可降低產品的整體重量以及製造成本。
本發明所揭露的觸控面板的實施例,在觸控面板的製造過程中先將觸控玻璃(cover lens)、觸控感應單元(sensors)以及面板單元(cell)進行水膠貼合後,再利用組合用的框體與背光模組嵌入組合,以完成觸控面板的組裝,並可以有效降低製造過程的不良率。
請參考第1圖以及第2圖,第1圖為本發明以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1一第一實施例各元件的爆炸示意圖,第2圖為觸控面板1第一實施例組合後的示意圖。觸控面板1包含有一保護單元(cover lens)10、一觸控感應單元(sensor)20、一面板單元(cell)30、一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40以及組立框體50。保護單元10較佳地為保護玻璃或透明壓克力,其具有一第一側11以及一第二側12。觸控感應單元20具有一第三側21以及一第四側22,而面板單元30則具有一第五側31以及一第六側32。
保護單元10、觸控感應單元20以及面板單元30較佳地皆主要為玻璃材質。在組合的程序上,於保護單元10的第二側12以及觸控感應單元20的第三側21之間以水膠(圖上未顯示)貼合以完成第一道水膠貼合的程序。接著在觸控感應單元20的第四側22以及面板單元30的第五側31之間以水膠(圖上未顯示)貼合以完成第二道水膠貼合的程序。而彼此之間皆以水膠貼合後的保護單元10、觸控感應單元20以及面板單元30則形成一面板構件90。由於實務上面板構件90中的各元件較佳地為硬質的玻璃材質構件,因此當彼此間以水膠貼合時,可以有效提升水膠貼合製程的良率,避免產生氣泡或缺膠等問題,且由於水膠貼合程序並未涉及到背光模組40,因此也不會發生水膠滲透進背光模組40的問題。
接著再利用組立框體50將面板構件90與背光模組40組合起來(背光模組40設置於面板單元30的第六側32),以形成如第2圖所示的組合完成圖,其中組立框體50較佳地為鐵框,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第3圖,第3圖即為第2圖的觸控面板1在組合完成後沿著A-A線段的側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彼此之間以水膠貼合後的保護單元10、觸控感應單元20以及面板單元30形成的面板構件90中,觸控感應單元20在側面上相對於面板單元30以及保護單元10形成一凹陷區23,亦即在實務上,保護單元10、觸控感應單元20以及面板單元30在橫向(如第3圖中的L1L2方向)的尺寸大小具有大→小→中的相對關係,因此使觸控感應單元20在面板單元30以及保護單元10之間形成凹陷區23。此外,背光模組40具有一凹槽41,面板單元30則設置於凹槽41內。
如第3圖所示,組立框體50可將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組合起來,使背光模組40以及面板構件90形成觸控面板1。在第3圖的實施例(請一併參考第1圖)中,組立框體50於面板構件90的相對兩側卡合於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組立框體50沿著第2圖的A-A線段的剖面上具有U型截面,因此具有一第一臂部51以及一第二臂部52。當組立框體50於面板構件90的相對兩側卡合於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時,第一臂部51延伸於面板構件90的凹陷區23,並抵住面板單元30,組立框體50的第二臂部52則延伸至背光模組40的底面42,組立框體50藉由第一臂部51和第二臂部52及其餘部分包覆住背光模組40及面板單元30之至少一部份,其中第一臂部51抵住面板單元30的上表面,而第二臂部52抵住背光模組40的底面42,換言之,組立框體50可夾持住面板單元30(面板單元30則與保護單元10以及觸控感應單元20貼合在一起)以及背光模組40。如此一來,利用組立框體50直接在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的相對兩側雙向嵌合,可將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組合起來,而在這樣的組合結構下,背光模組40與面板單元30之間不需另外以水膠貼合(或其他額外的固定方式)。
在第3圖的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另外可利用一鎖固元件80(較佳地為卡榫或螺絲)直接鎖固於組立框體50的第二臂部52以及背光模組40的底面42上,使觸控面板1的組合牢固。這樣的結構相較於習知的結構也可使用較少的螺絲。此外,鎖固元件80亦可如第4圖的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所示,鎖固於組立框體50以及背光模組40的側面43上,或如第5圖的第三實施例的觸控面板3所示,在組立框體60於第一臂部51處具有一延伸部53,其如圖所示相對第一臂部51反向延伸,而鎖固元件80則鎖固於保護單元10以及組立框體60的延伸部53上。在第5圖的實施例中,在保護單元10以及組立框體60的延伸部53之間亦可直接以水膠貼合固定,亦即鎖固元件80為水膠的形式。
請參考第6圖、第7圖以及第8圖,其中第6圖為本發明觸控面板4一第四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第7圖為本發明觸控面板5一第五實施例中,組立框體150與觸控面板5其他元件的示意圖,第8圖為本發明觸控面板6一第六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前述其他實施例(組立框體50於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的相對兩側卡合)的差別在於,第6圖實施例中的組立框體70亦可為四個L型構件,在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的四個角落以多數嵌合的方式卡合於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而第7圖實施例中的組立框體150則為單一U型構件,其以三面與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40卡合,第8圖實施例中的組立框體160則與第2圖的實施例相仿,而兩側的組立框體160卡合固定背光模組以及面板構件後,組立框體160的第一臂部161以及第二臂部(第8圖的視角緣故,組立框體160的第二臂部未顯示於第8圖中)彼此相抵接,以完整包覆固定背光模組以及面板構件,這些實施例的具體的卡合關係則與前述實施例相仿,此處不再贅述。此外,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面板單元在組合過程中,亦可直接置放於背光模組上,再以組立框體將面板構件以及背光模組固定起來。亦即背光模組不需另外設置容置面板單元的凹槽。如第9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7的面板單元30直接置放於背光模組140上,背光模組140不需設置如第3圖的實施例的凹槽41來容置面板單元30,如此一來,亦可達成以組立框體50來嵌合組立面板構件90以及背光模組140的目的。
本發明所接露的觸控面板,將保護單元、觸控感應單元以及面板單元先以水膠彼此貼合成為一面板構件,且保護單元、觸控感應單元以及面板單元的側面形成一凹陷區。利用一組立框體延伸於凹陷區以及包覆在背光模組側面以及底面,以將背光模組與面板構件組合起來。如此一來可省卻將背光模組與面板單元固定在一起的遮框膠帶以及鎖附螺絲的成本,同時水膠貼合程序皆在玻璃元件上進行,可有效增加水膠貼合的良率以及避免水膠滲入背光模組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2、3、4、5、6、7...觸控面板
10...保護單元
11...第一側
12...第二側
20...觸控感應單元
21...第三側
22...第四側
23...凹陷區
30...面板單元
31...第五側
32...第六側
40、140...背光模組
41...凹槽
42...底面
50、60、70、150、160...組立框體
43...側面
51、161...第一臂部
52...第二臂部
53...延伸部
80...鎖固元件
90...面板構件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揭露的以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一第一實施例各元件的爆炸示意圖。
第2圖為觸控面板第一實施例組合後的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的觸控面板在組合完成後沿著A-A線段的側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觸控面板一第二實施例在組合完成後的側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觸控面板一第三實施例在組合完成後的側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觸控面板一第四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第7圖為觸控面板一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圖為觸控面板一第六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第9圖為觸控面板一第七實施例在組合完成後的側剖面示意圖。
1...觸控面板
10...保護單元
20...觸控感應單元
23...凹陷區
30...面板單元
40...背光模組
41...凹槽
42...底面
43...側面
50...組立框體
51...第一臂部
52...第二臂部
80...鎖固元件
90...面板構件
权利要求:
Claims (14)
[1] 一種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包含有:一保護單元;一觸控感應單元,該觸控感應單元與該保護單元以水膠貼合;一面板單元,該面板單元與該觸控感應單元中相對該保護單元之另一側以水膠貼合,該保護單元、該觸控感應單元以及該面板單元形成一面板構件,其中該觸控感應單元的側面相對該面板單元以及該保護單元形成一凹陷區;一背光模組,設置於該面板單元相對該觸控感應單元之另一側;以及一組立框體,該組立框體具有一第一臂部以及一第二臂部,該第一臂部延伸於該凹陷區,該組立框體藉由該第一臂部及該第二臂部包覆住該背光模組和該面板單元之至少一部份,使該組立框體固定該背光模組以及該面板構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保護單元為一玻璃或一壓克力。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保護單元、該觸控感應單元以及該面板單元為玻璃材質,該面板構件為一硬質構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組立框體具有U型截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另包含一鎖固元件,鎖固於該組立框體以及該背光模組。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鎖固元件鎖固於該組立框體的該第二臂部以及該背光模組的一底面。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鎖固元件鎖固於該該組立框體以及該背光模組的一側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組立框體另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相對該第一臂部反向延伸,該觸控面板另包含一鎖固元件,鎖固於該保護單元以及該組立框體的該延伸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鎖固元件為螺絲或水膠。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背光模組具有一凹槽,該面板單元係設置於該凹槽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組立框體係於該面板構件相對兩側卡合於該面板構件以及該背光模組。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組立框體係於該面板構件的四個角落卡合於該面板構件以及該背光模組。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組立框體為一U型構件,沿該面板構件的三側邊卡合於該面板構件以及該背光模組。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臂部抵住該面板單元上表面,而該第二臂部抵住該背光模組的底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52387B|2014-09-11|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
US10502997B2|2019-12-10|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wo adhesives,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lamination method
US11191177B2|2021-11-30|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US20170235183A1|2017-08-17|Mobile Terminal
TWI457880B|2014-10-21|曲面顯示模組與顯示裝置
KR101463218B1|2014-11-21|휴대용 단말기
US10168743B2|2019-01-01|Casing and frame for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9405318B2|2016-08-02|Translucent panel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34665B|2016-05-21|觸控面板
US20130329395A1|2013-12-12|Frame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8693174B2|2014-04-08|Touch display assembly structure
US20120169633A1|2012-07-05|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WO2020077744A1|2020-04-23|一种窄边框显示器
TW201308143A|2013-02-16|電子裝置及其組裝方法與應用
JP6862554B2|2021-04-21|表示装置アセンブリ、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れらの組み立て方法
TWI442876B|2014-06-21|顯示裝置
KR20130046758A|2013-05-08|디스플레이 보호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EP3405848A1|2018-11-28|Reduced bezel display device
CN102915134B|2016-02-17|框体嵌合组装的触控面板
TWI588695B|2017-06-21|Collision type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50192963A1|2015-07-09|Electronic assembly and assemblying method
US9674965B1|2017-06-06|Hybrid bonding techniqu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9796147B2|2017-10-24|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assemblie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666487B|2019-07-21|顯示裝置
WO2016082310A1|2016-06-02|一种玻璃盖板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8662692B2|2014-03-04|
TWI452387B|2014-09-11|
US20130021778A1|2013-01-2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CN109782954A|2019-01-21|2019-05-21|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方法|US5983073A|1997-04-04|1999-11-09|Ditzik; Richard J.|Modular notebook and PDA computer systems for personal comput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270148B2|2008-03-14|2012-09-18|David Griffith|Suspension for a pressure sensitive touch display or panel|
JP5093906B2|2009-12-04|2012-12-12|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表示装置|
CN201903728U|2010-11-28|2011-07-20|宸鸿科技有限公司|玻璃制板及其应用之显示装置与触控显示装置|US20150289398A1|2012-10-30|2015-10-08|Sharp Kabushiki Kaisha|Display device|
CN105209817B|2013-05-31|2019-01-04|夏普株式会社|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KR102045811B1|2013-09-23|2019-11-19|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장치|
US9513751B2|2014-06-27|2016-12-06|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Large-format display assembly|
US9690328B2|2014-10-17|2017-06-27|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Internal display module support|
CN107750348A|2015-06-16|2018-03-02|3M创新有限公司|包括可切换背光源和前表面膜的显示器|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25940A|TWI452387B|2011-07-22|2011-07-22|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TW100125940A| TWI452387B|2011-07-22|2011-07-22|框體嵌合組立的觸控面板|
US13/251,302| US8662692B2|2011-07-22|2011-10-03|Touch panel using assembling frame for assembly|
[返回顶部]